哲学学院举行2025级新生见面会暨哲学专业介绍会
9月11日上午,哲学学院2025级新生见面会暨哲学专业介绍会在公德楼204会议室举行。学院全体教职工、外聘教授代表、在读学生代表和2025级全体新生出席见面会。见面会由哲学学院教务办主任吴春叶主持。
会议第一项议程,向新生致欢迎辞。李水亮常务副院长首先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向哲学专业2025级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祝贺新同学们开启人生新旅程。他希望同学们能充分利用我校办学特色和优势,丰富自己,学有所成。随后,学院党支部书记谢伟寄语新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树立远大理想,脚踏实地,做一个兼具良好学术素养和道德修养的优秀青年。
会议第二项议程,教师代表向新生寄语。外聘教授代表许素菊教授在发言中表示,学哲学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她鼓励同学们在努力培养哲学思维、批判性思维和人文关怀中增长智慧。哲学之路漫漫,探索永无止境,她寄望新生们在此埋下热爱哲学的种子,以勤奋和汗水浇灌,锚定远大的目标,持之以恒的奋斗,在哲学的海洋里遨游,书写自己精彩的哲学人生。关德荫老师在新生寄语中强调,大学是审视自我,探索生命意义的黄金阶段,愿同学们时刻保持对生活的反思与追问,不要随波逐流,在哲学体系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人生价值坐标。同时,希望同学们在钻研哲学理论时,不忘关注社会,把哲学所思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实际行动,用哲学智慧为世界添彩。青年教师代表夏兴志老师和陈美杰老师鼓励同学们坚定哲学求学之心,始终保持对思考的敬畏,不断探索新知识,拓展自己的眼界,同时要培养坚韧的精神和品格,扎实塑造更好的自己。
会议第三项议程,学生代表发言。哲学专业2023级田劲夫同学和2024级吴玥同学作为老生代表发言。他们分享了自己的校园经历和学习收获,号召大家充分利用学校优质的学习资源,积极参与学校丰富的校园拓展活动,努力锤炼本领,在哲学这片沃土中深耕不辍,勇敢前行。
新生代表李亚致同学和林晓雪同学都分享自己初入大学校园的感受,他们表示从师长的热情与温暖中感受到哲学学院浓厚的人文关怀,对未来求学之路充满信心和期待。
会议第四项议程,覃传茵副院长为新生们开展哲学专业认知教育。她为新生们详细介绍了哲学学院的发展历程、师资队伍结构以及哲学学科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资源。
目前,学院已构建起成熟完善的教学体系与科研平台,能够为学子们提供优质的学习研究环境。在课程设置上,严格对标人才培养方案,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塑造与素质提升的协调发展;通过课堂教学夯实理论根基,借助学术讲座拓宽学术视野,依托社会实践深化知识运用,多维度培育学生的哲学思维、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学院的课程体系极具特色,既围绕哲学核心课程筑牢专业根基,又紧扣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与学校办学特色,开设哲学与艺术融合的创新课程,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人才培养举措上,学院坚持以文化人,打造多元育人载体,充分发挥“3+1”培养模式优势,融合北海海洋文化和北京历史文化资源,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专业思辨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的应用型综合人才。
覃传茵副院长讲话
在师生交流环节,新生们与教师积极互动,表达了他们对哲学专业的思考和疑问,老师都耐心予以一一解答,现场气氛轻松愉悦。
最后,蒙绍荣院长深情寄语新生,期望同学们树立高远认知,涵养宽阔心胸,砥砺凌云志气,在大学四年的宝贵时光里茁壮成长,努力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
新的旅程,已正式启航。此次见面会既有老师的谆谆教诲,也有学长学姐的真诚分享,不仅帮助新生增进对学院和专业的认识,也为新生注入了勇敢前行的动力。希望2025级新同学能够始终怀有对生活的热忱与求知的执着,在学院的护航中勇毅前行。(陈贞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