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组织集中开展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与中期报告会议 强化过程管理,助力教师科研能力提升

责编: 聂明丽 作者: 马超 发布时间:2025-04-14 浏览量:144

3月3日—3月30日,根据教育厅对各科研项目过程性管理方面的要求,我校在研的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组与项目主持人,在此期间集中开展了课题开题报告与中期报告会议的工作。其中包括2025年度立项的规划课题开题报告会议4场,2023年度立项规划课题中期报告会议2场。课题组邀请的专家们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丰富的科研经验,为青年教师们提供了广阔的思路与可行的研究方法,与会老师们受益匪浅。

其中2025年新立项的各课题组主持人对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创新之处、预期成果、研究进度、组织分工等情况,做了汇报讲解。各课题组邀请的专家们就以上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分别给予了宝贵的建议。例如,李建启教授针对陈妮老师的高校创新创业方向的课题,提出了“研以致用”的观点,认为课题研究要为实践服务,能够落实到教学层面,指导改革实践。焦宝娥教授针对我校服装学院郭单园老师的课题《文化引领,数智赋能,服装产业化融合新路径》中提出建设储存有广西传统民族服饰面料,图案数据库的想法给予了认可,并认为数据库的建设对国家服饰文化的促进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023年立项的课题负责人根据自身课题的完成现状,向课题组外聘专家就课题的执行进度,中期活动,中期成果等完成情况进行汇报,针对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研究难点等与专家进行了探讨。在许素菊老师主持的课题《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的中期会议上,专家们对课题已完成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评估,建议对先前部分研究思路与内容进行优化调整,保障课题研究的进度与质量提升。

在几次报告中,科研处人员均参加了课题组的现场汇报。科研处处长结合我校的科研管理制度,解答了教师们对于规划课题在课题职称评定,经费使用,科研材料撰写规范等方面的疑问,并介绍了近年来规划课题在结题要求和结题材料审核方面的新标准,提醒各负责人要注意科研项目过程性材料的规范制作与留存,做好过程性管理。
本次开题报告与中期报告的集中性开展,充分展现了科研项目管理中张弛有度、动态调整的管理原则。科研处对规划课题过程性管理,目的是通过这种管理方式确保研究工作的高效性,明确研究目标。通过问题分析,及时调整研究策略,优化研究流程,达到保证和提高课题研究质量的效果。通过会议研讨,团队凝聚力可以得到显著增强,过程性管理和规范意识得到树立。从结果来看,这些措施对于提升我校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在过程中也发现诸多问题,比如课题组对课题过程管理意识不强,材料不完善,流程不规范,课题组内部分工不明确,对细节问题缺乏沟通交流与总结等,这些问题还需要在之后的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同时加强科研处的管理职责。